年度最高分电影票房扑街,导演被观众辜负,亏到倾家荡产

来源:人气:600更新:2024-09-11 00:00:25

方励导演耗时8年制作完成的《里斯本丸沉没》上映的第四天,豆瓣开出9.2的高分。

6600多位观众参与打分,65.4%打出五星,四星和五星好评加起来的占比接近95%,《里斯本丸沉没》是2024年度至今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没有之一。

《里斯本丸沉没》被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是一部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纪录片。方励是当初和韩寒合作拍摄《后会无期》时知道了里斯本丸号,当时韩寒写了同名歌曲,那句“当一艘船沉入海底”说的就是这艘货轮。

方励的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拍一部纪录片能花多少钱呢?预算不会太高,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从寻找沉没的里斯本丸,到跨国寻找受访者,《里斯本丸沉没》耗时8年之久,制作费也一路追加到5500多万。

可以尝试理解这8年间方励的心境,或许最开始的时候是雄赳赳的志得意满,不确定之后会不会有所退却?反正拍至中途,方励肯定进退两难、骑虎难下了,前提投入那么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不行,但继续往下走则面临更多投入,最后方励没办法,卖掉了自己所有的房产,如今他是借住在朋友家。

里斯本丸是货轮的名字,二战期间这艘货轮押送战俘,途中遭遇美国鱼雷袭击,在中国舟山群岛附近沉没了。而船上的战俘中,有828名溺水丧生,384名战俘获救,舟山附近的渔民用渔船将他们安置在小岛上,并给他们送去粮食和衣服,最终有三名战俘藏在海边陡峭的岩洞里躲过日军搜捕,最终回到英国。

历史不该被遗忘,《里斯本丸号》的意义,就在于带领观众回忆这段历史,将这段历史交还给当下这个时代。用方励自己的话就是“只想给历史一个说法”,所以哪怕倾家荡产,在电影宣传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方励都会表达自己不后悔,而且恰恰相反,他就像战场上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坚持到最后的士兵那样骄傲,对于他来说,电影上映,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

出色的电影,在豆瓣上得到了一边倒的好评,甚至可以说零差评。

电影页面随机显示的五条评论,都是五星好评。有观众写道“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那些奋不顾身,舍命去拯救盟军战俘的渔民们,他们不分敌我,只知道有人在海上遇难了就要去救,这种最朴素的大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最动人。”还有观众称赞《里斯本丸号》是“伟大的作品”,并称赞电影是“《二十二》的立意,《泰坦尼克号》的展开,《敦刻尔克》的收尾,感谢方励打捞起一个即将被遗忘的故事,拍摄这个纪录片本身已经足够了不起。”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电影如此出色、口碑如此好,却没有被市场和广大观众认可。

上映至今,《里斯本丸沉没》排片就没上过两位数。上映首日,排片占比只有1.9%,这样的排片,可以说就注定票房失败,想要翻盘几无可能。上映次日是星期六,排片增加至3.5%,但上座率只有1.1%,这给了电影致命一击,在那之后,《里斯本丸沉没》的排片就始终在1.4%-1.6%徘徊,这也导致了截至发稿,电影的累计票房才331万,连续3天单日票房都在50万以下,片方分账只有可怜的113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不用说制作费了,113万连宣发成本、主创团队各地路演的费用都赚不回来,专业平台给出的总票房预测573万。

卖掉所有房产投资这部电影的方励,血!本!无!归!

这是我特别不想看到的结局,一个有赤子之心的电影人,所有努力、所有心血都付之东流,8年拍出来的作品得不到支持和认可。我很想知道,如果方励看到今天的结局,8年前他还会不会毅然决然的投入电影创作?

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我们不能怪方励拍这样一部没有任何商业属性的纪录片,毕竟他为中国电影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一部作品,优秀到足以在中国电影史上留名,进入很多影迷的TOP100片单。

怪影院吗?影院要付租金、付水电、付员工工资,有生存压力,排上座率高、商业性强的电影无可厚非。

怪观众吗?为什么观众不去支持这样优秀的电影呢?但一张电影票几十块,观众付费观看,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就是宁可看同期那些质量稀烂的商业片,也要对这部作品不屑一顾。

我不知道该怪谁,或许只能怪《里斯本丸沉没》生错了时代,换句话说,这一届观众,不配看这样的电影。

最后想说的是,《里斯本丸沉没》票房扑街,又给电影市场上了一课、给市场的决策者提了个醒,我们有1万家影院、8万块银幕,这么庞大的市场,真的应该尝试分线发行了,给像《里斯本丸沉没》这样的优秀作品更多的场次、更长的排期、更大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