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8更新:2023-04-14 12:30:29
二十年前的柯南,连火车急停都需要跳进红酒来缓冲九死一生。
现在的他,碰上磁悬浮列车脱轨都只是轻微擦破点皮。
甚至还能抓着床单当降落伞从楼顶稳稳落地。
加入复仇者联盟指日可待。
确实,要求一部连载快三十年的作品。
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质量水平。
是有点苛刻。
但这几年的《名侦探柯南》。
都隐隐有种朝着崩坏一路狂奔不复返的感觉...
无论是动画后期为了填补进度制作的大量离谱原创案件。
还是前几天引爆热搜的新剧场版中,关于恋爱线走向的争议...
都让人无比怀念早期的柯南。
尤其是近期在大荧幕重映的那部剧场版。
可能是许多人心中这个系列的最佳——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中的很多元素。
放在它所上映的2002年,完全称得上先锋大胆。
它在二十年前就开始把VR技术、DNA追踪以及人工智能纳入设定。
把主角的舞台设置在了一款虚拟游戏之中。
剧情由柯南与工藤优作一虚一实双线推进,伏笔精彩不累赘。
同时可能也贡献了系列作品中,对于日本社会问题最尖锐直白的一次批判。
*以下涉及剧透,介意的家人们可以先收藏,看完电影再来看文章哦
天才少年泽田弘树在开发了人工智能“诺亚方舟”后离奇自杀。
两年后,辛多拉公司研发了一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感游戏“茧”。
但在发布会现场,“茧”的开发负责人樫村意外被害。
循着他死前在键盘上留下的代表“开膛手杰克”的线索。
柯南一行人通过“茧”来到了17世纪的伦敦寻找真凶的踪迹。
可与此同时,弘树留下的人工智能“诺亚方舟”突然劫持了游戏现场。
他声称将用这场游戏完成大清洗,让日本这个国家重生。
当所有参与者出局的时候,诺亚方舟将释放足以破坏所有人大脑的电磁波。
也就是假如没有人赢得游戏的胜利,那么这五十位体验者,将永远无法醒来。
毛利小五郎得知情况后质问:
“你有玩弄人类生命的权利吗?”
诺亚方舟则这样回答:
“我是没有,就像大人没有权利玩弄弘树的生命一样。”
很明显,弘树的死亡应该另有隐情。
原来作为计算机天才的弘树小时候并不能适应日本的教育环境。
这里只把弘树当作一个沉溺于电脑的怪小孩。
“压抑孩子的个性成长,思想僵硬的教育机关。”
“不仅是教育机关,连日本这个国家都不承认个性这种东西。”
最后他只能离开父亲并于母亲一起到了美国生活。
而在被辛多拉公司的社长看中后,又意外发现了社长的秘密。
因此在各方逼迫下,最终走向了悲剧。
作为继承弘树遗志而存在的人工智能——
诺亚方舟把一切归因后,得出的解决办法就是:
将“遵循父母所铺的路走就行”这种社会现象破坏,日本就会改变。
而这,也正是《贝克街的亡灵》想讲的最终主题。
所以标题中“贝克街的亡灵”到底指的是什么?
当然你可以十分具象的在那个故事里找到指代。
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笼罩在许多人头顶的“阴影”。
为何这么说?
其实在剧场版开篇的几个情节里,你就能明显感受到主创对于某些社会议题的表达欲。
回想一下在“茧”的发布会上,手握体验资格的都是什么人?
警视厅副总监的孙子。
金融界资本家的孙子。
执政党政治家的儿子。
简而言之,这是一群肩负着日本未来的第二三代。
换种更辛辣的说法,就是灰原哀口中的那句:
“简直就是日本丑恶世袭制的缩影。”
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
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权贵的孩子,终究还是权贵。
“世袭”二字就是笼罩在日本头顶的那片乌云。
所以诺亚方舟的意图很明显,用一种非人性的方式,直接切断这种世代连接。
这也是主创们对于这个议题表达十分尖锐的部分。
而对此的表达,影片中还有戏谑的一部分。
前面说到弘树发现了社长的一个秘密,一个足以危害到他生命的秘密。
那就是社长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开膛手杰克”的后代。
身体里流着“邪恶”的血液。
老实说,第一次看到这的时候。
派爷的脑子里只有“荒谬”两个字。
就因为一个“后代”,然后害死了两个人?
怎么想都很离谱吧?
可你把他反过来想一想。
凶手的杀人动机,竟然是如此荒谬的一个理由。
这不更显的“世袭”这一概念很讽刺吗?
一上一下的两层表达,让这部《贝克街的亡灵》对于阶级僵化的抨击十分扎实有力。
这也是后来的剧场版中再也没达到过的高度。
而且也正是因为对于主题表达的高度集中。
使得故事舞台即使被划分为了虚拟和现实,甚至还有一个小说背景作为呼应。
但观感都十分流畅自然,丝毫不会割裂。
伏笔与线索环环相扣。
柯南与福尔摩斯的彩蛋让人会心一笑。
这也可以说是对于商业平衡的非常好的一次。
其实作为连载了数十年的作品,商业属性是不得不考虑的一点。
在《贝克街的亡灵》之后,柯南剧场版的票房就开始呈现下滑。
一同下滑的还有tv版剧集的收视。
于是一些不得已的改变开始了。
特别是前几年的剧场版,你基本上都可以整理出一套万能公式。
而《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定位。
好像也渐渐从推理,变为动作冒险。
人物的技能一个个都神乎其神。
《绯色的子弹》中赤井秀一那一颗从名古屋打到东京,各种违反物理学把牛顿棺材板摁死的子弹。
击穿的不只有罪犯,还有观众们的世界观。
而阿笠博士给柯南的装备,也在往着毁灭地球的路上一去不返。
管敌人那的是什么飞机大炮,柯南永远只需要一颗足球。
这不经让人忘记,其实这个系列最开始。
是十分靠近“本格推理”的定位。
或者换一句话,你看看出圈的那些案件,基本都是靠质量取胜。
而《贝克街的亡灵》让人惊喜的一点,也是用“虚拟”给柯南按了一个“肉身”。
当他们进入了“茧”的世界后,柯南身上的所有装备都失效了。
他唯一的武器,就是大脑。
更重要的是当舞台变成那个虚拟世界后。
玩家是可以出局的。
所以主角团,也会“牺牲”,主角光环不再有效。
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柯南会害怕了。
在最后一场戏中,小兰从火车顶纵身一跃,与开膛手杰克同归于尽。
柯南的第一反应是放弃,是认输。
这在之后的系列作品几乎难以看见。
而当观众习惯了那个永远自信永远能解决问题的小学生形象后。
这个系列对于大家还会有吸引力吗?
可能他们也知道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在后来有了各种人气新人物,新cp。
有了各种身份反转,发现琴酒在黑衣组织里其实被卧底包围。
还有了各种堪称搞笑的案件。
比如《高木刑警戴着手铐逃走》《密室解谜秀》《微笑之乡的阴谋》《消失笑容的偶像》等等...
每集都炸裂到让人怀疑是不是恶搞,可真的不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但确实这些操作,让柯南的热度维持住了。
不过我们最初爱看柯南喜欢的是什么呢?
派爷想,应该不是想看一个超能力救世主拯救世界的故事。
而是那一个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名侦探柯南。
他永远相信:真相,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