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985更新:2023-05-02 12:30:28
一条人命值多少钱?
在《鱿鱼游戏》里,一条人命明码标价,一亿韩元,换算一下,差不多是52万人民币。
在王宝强的《盲井》里,一条人命最多值三万。
“再多可就真没有了”。
图片来源自豆瓣
当然,这还算幸运的。
更多时候,一条人命的标价,是0。
这个剧组正在拍摄爆破戏,一吨炸药引爆,几座房子接连倒塌。
没人知道,房子里还有一个聋哑女人。
她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在了废墟里。
然而,在制片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恐惧、内疚、害怕,而是如何掩盖这个意外。
——如果被观众知道他们炸死了一条人命,谁还会为这部电影买票。
不过一个穷到叮当响的聋哑女,她的命哪有钱重要。
这一桥段,出自刚刚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的伊朗电影《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II
2022.09.07 威尼斯电影节
片场风云
这部电影由伊朗电影人赛耶迪执导,不仅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还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提名。
虽然名叫《第三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却和战争、国际局势没什么关系。
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小小的片场之中,因此这部电影也译做《片场风云》。
男主沙基卜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中年穷鬼,妻儿都死在地震之中。
为了维持生计,他寄住在朋友家的仓库里,每天去劳力市场抢一份日结工的工作。
这次,他被一个剧组挑中打杂。
正在干活时,他们这群杂工却突然被扔了一身囚服,命令他们赶紧换上。
没等反应过来,又被推进一个封闭的小房间,被强行扒光了衣服,满屋子的花洒兜头淋下。
还有人从上倒下一桶不明粉末。
沙基卜不知所措。
直到导演喊卡,他们才被放出来。
这个剧组拍摄的电影,讲述了二战时期纳粹首领希特勒迫害屠杀犹太人的恶行。
这个封闭的地下室,是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他们所要扮演的,是一个一个丧命于希特勒之手的“囚徒”。
沙基卜被安排到临时搭建的毒气室看门。这里阴暗潮湿还漏雨,躺在简陋的地铺上,他根本没法入睡。
剧组的人也很不客气:给你地儿住就不错了。
幸运的是,他很快就能摆脱这种困境。
在拍摄一场戏时,扮演希特勒的演员突然心脏病发,倒地不起,整个剧组被迫停摆。
导演在人群之中一眼就看中了一脸丧气的沙基卜,点名要他来代替出演希特勒一角。
胡子一刮,留下中间一小撮,虽然滑稽,但还真有几分神似那位大独裁者。
不会演戏也没事,我们有后期配音,你只需要读“一二三”就行。
原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数字先生”。
就这样,沙基卜一夜之间从剧组最底层的杂工上位成主角扮演者,从毒气室搬到影片中希特勒的住所,红房子。
有床,有电,还有钢琴。
沙基卜得意得很,赶紧跟自己喜欢的女人——聋哑妓女拉丹视频炫耀。
哪知道对方真的以为沙基卜成了什么大人物,竟然从“家”里逃了出来投奔他。
沙基卜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把她藏进红房子,生怕被剧组其他人发现。
两人就这样偷偷摸摸的过起了日子。
可惜没过多久,拉丹的丈夫,那个强迫她卖淫的男人就找到了他们,威胁沙基卜拿出一亿托曼,约等于一万六千块人民币为拉丹赎身。
看起来不多,但要知道,这可是在伊朗,沙基卜一天到手的工资不过30万托曼,折合人民币五十几块。
一个亿,对他来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可如果筹不到这笔钱,拉丹就要被拽回那个地狱。
爽文男主?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表层故事中,沙基卜更像一个爽文男主。
底层杂工莫名被导演看中,一跃成为电影主演。
在以前,沙基卜不但要干体力活、帮厨、下泥地刨土坑,还要时不时的被强行征用,去当一个背景板群演。
拿最少的钱,干最累最脏的活儿。
但现在,他只需要念念数字,就能得到导演的肯定。
不出意外的话,电影上映后,这个故事还能成为一段圈内佳话。
名导慧眼识珠,场工逆袭上位。
尽管这部号称投资了两百多亿的电影,连路过的大爷都能看出是一部大烂片。
影片中,导演以剧组吃饭的场景来突出男主身份的转变。
刚开始,沙基卜还只是一名杂工。剧组的工作人员坐在餐桌上喝着饮料,吃着精致的饭菜。
而他们只能缩在地上,扒着手里的盒饭。
两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后来,沙基卜成为了希特勒的扮演者。
他不必再跟杂工一样坐在地上,而是坐到了餐桌旁。
看起来,沙基卜似乎已经咸鱼翻身。
但其实,他还是吃着杂工待遇的饭菜。
当他端着剩下的饭菜准备回红房子时,身旁的导演却直接将自己盘子里的骨头扔给了他,问他是不是要喂狗。
不管有心还是无意,沙基卜都被他这高高在上的态度刺痛。
在戏外,脱下军服的沙基卜在他们眼中仍然只是一个日结五十的杂工。
之所以能住进红房子、得到坐在椅子上吃饭的权力,也不过是因为他暂时有了利用价值。
沙基卜与高高在上的中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从未消失。
他谎称自己母亲重病,从制片人手里骗到了拉丹的赎身钱。
等他回去时,片场已经成为一片火海......
沙基卜傻了眼,赶紧跟制片人坦白自己在房子里藏了一个女人,请求他帮忙找人。
对方嘴上答应,第二天却开始清理废墟。
看到这一幕,沙基卜彻底崩溃,当众指责制片人这是在毁尸灭迹。
但真的是他说的这样吗?
剧组所有人众口同声,根本没见过他说的这个人,清理废墟时也没看到什么尸体。
他们确实不认识拉丹,就算她死在那场爆破里,追根究底也只是一场意外。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件事传出去,他们就会立刻失业。
沙基卜看起来更像是无理取闹、忘恩负义的那一方。
两个阶层的矛盾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大家把“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一命题放在宏观叙事层面时,创作者却将其置身于个人视角——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人性之战。
这个故事展开于一场“身份错位”。
作为二战的元凶,希特勒处在压迫者、剥削者、统治者的位置之上。
回到现实生活,二战虽早已结束,但仍存在着巨大的贫富阶级差异,穷人无时不刻不生活在阶级压迫之下,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
这种反差与呼应使得戏中戏与主线故事形成互文。
扮演希特勒的沙基卜就是一个典型的穷鬼。
对于最底层的个体来说,阶级对抗从未停止。哪有什么生来平等,穷人的命就是不值钱。
就连沙基卜自己都不能否定这个既定的“规则”,否则在一开始,他就不会向拉丹炫耀自己住进了象征“高等人”身份的红房子。
沙基卜说过:对你而言,打我比听我说更容易。
这句台词直接点出了社会底层的困境——失声,没有人在意蝼蚁的愤怒和哭泣,他们成了被迫沉默的大多数。
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最终扮演希特勒的沙基卜与真正的希特勒走向了相似的结局。
历史上的希特勒在临死前,毒死了自己的情妇和两条狗。
绝境中的沙基卜走向极端,亲手下药,毒死了剧组的六十三个人。
既有导演、制片人——这些在他眼中间接害死爱人拉丹的“坏人”;
也有一直在帮他的女导演、收留他的好兄弟;
还有更多的,毫不知情的剧组杂工、群演。
在影片结尾,男主沙基卜似乎完成了一次受害者向加害者的换位。
谁才是这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纳粹恶魔,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是掩盖拉丹死亡的富人,还是无差别复仇的沙基卜?
我想答案不在这两个选项之中,而在这个“吃人的社会”。
在被权、钱、阶级浸染的社会中,人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病变。
沙基卜的复仇,即是内心异化的标志,也是小人物走投无路的一声怒吼。
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