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神剧翻红,比《漫长的季节》后劲更大

来源:人气:242更新:2023-05-11 12:31:07

《漫长的季节》,可真是部宝藏剧。

鱼叔沉浸式追剧,连吃了两天锅包肉。

只为能全方位品味,这曲感伤的东北挽歌。

谁知道,越品越熟悉。

这不就是《马大帅》番外吗!

德彪宇宙元素简直不要太多。

图片

网友们也所见略同。

昨天的文章里我聊了《漫长的季节》对《杀人回忆》的致敬。

评论区就有鱼友提到,致敬最多的还得是《马大帅》。

鱼叔一搜,发现导演辛爽还真是铁粉。

他的人生三件事:买衣服、骑摩托、看《马大帅》。

甚至早早发愿,「想用拉斯·冯·提尔的风格去拍一部《马大帅》」。

图片

可以说,《漫长的季节》的精神养料,便是这部二十年前的东北喜剧。

也确实不断有人借此契机回看,却品出一番别样滋味。

纵观《马大帅》的江湖地位,个个重磅。

「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巅峰之作」

「一部《马大帅》半部电影史」

「东北文艺作品的鼻祖」

索性咱们也来搞搞东北文艺复兴。

看看《马大帅》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辛爽痴迷如此。

还直接刺激出《漫长的季节》这样的爆剧诞生。

《马大帅》

图片

《马大帅》,东北人的圣经,北方精神根文化源头之一。

该剧以赵本山饰演的马大帅进城找女儿为主线,勾勒出一场城乡奇遇记。

范伟饰演马大帅的小舅子范德彪,贡献名场面无数。

两位北境喜剧之王联手,成就了20年前的顶流喜剧。

未播先火,一度让数家电视台疯抢播出权。

至今仍被很多人评为赵本山的巅峰之作

图片

图片

导演辛爽,也难逃《马大帅》魔咒。

剧内剧外,他都毫不掩饰自己的迷弟属性。

接受采访,「水库浪子德彪」直接穿上身。

讲戏,身着德彪同款骷髅头套装,配以手表大金链以示虔诚。

图片

《漫长的季节》当中,更是用无数细节搭建出德彪宇宙。

王响追踪儿子去向,来到王阳的兼职单位。

此地正是《马大帅》中,范德彪做保安队长的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

连门童,都还是当年剧中的演员。

《漫长的季节》里,王响与彪子追查套牌车的密谋地点,桂英风味烧烤店

也是《马大帅》中,范德彪做厨子时的供职饭店。

不止场景,剧情桥段上也多处致敬。

王响为了不下岗,想协助警察破案立功。

谁知一进警局,就被误伤到鼻血直流。

那场面,也让人想到范德彪在《马大帅》中的第一战。

孤勇单挑闹事者,一顿咔咔乱挠,被打到了桌子底下,鼻血喷射。

《马大帅》里,范德彪为了帮维多利亚老板吴总追到外甥女小翠。

特意攒局,将二人聚到KTV增加接触。

为了活跃气氛,德彪倾情献唱了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二十年后,同一首歌也在《漫长的季节》里响起。

嗓音确实沧桑了许多,但依然风采,依然抢拍,依然范德彪。

《马大帅》第三部中 ,德彪为爱开启解梦馆事业副本。

谁料转眼就被查封,只得调转枪头研究起弗洛伊德

于是,辽北大地上屹立起首家精神分析研究所。

「古有奥地利国弗洛伊德,今有辽北地区范德依彪」,英雄志同道合。

《漫长的季节》里,彪子爱情的决定性瞬间,也都少不了弗洛伊德的参与。

与丽茹相约看电影,二人便严肃探讨了弗洛伊德的分房问题。

丽茹投怀送抱,与彪子确立关系。

彪子解除封印的最后一步,也是抽出护心用的《梦的解析》。

用知识武装自己的精神,与范德彪一脉相承。

图片

范德彪一角,早已成为跨越时间的「彪学精神领袖」。

连观众在夸赞范伟在《漫长的季节》中的超自然演技时,也忍不住罗列起彪哥数不完的精彩身份。

图片

导演辛爽也爱彪爱到,忍不住再造一个「彪子」角色。

秦昊也不负期待,让彪子成了许多观众在剧中最喜爱的角色。

而这恰恰也证明了,《马大帅》中角色塑造的空前成功。

图片

《漫长的季节》中浓郁真实的东北地域气息,是剧集品质的保障之一。

演员有力的演技加持自然当居首功。

但除此之外,彪子一角的成立也将剧集可看性拔高了一个维度。

细看,彪子一角与剧中的碎尸案主线并无直接关联。

但如果没有彪子,乐趣少一半。

为啥?

因为彪子够普通,普通到足以成为一代人、一种人的缩影。

彪子就是东北,人物代替地域乃至时代背景,完成了故事中的在场

他幽默,但也嘴欠。

懒,在家啥活儿不干。

但在听到独居大姨儿女常年离家后,又帮忙擦起地板。

对朋友仗义敞亮,但过日子又那么不靠谱。

不仅瞒着丽茹买车被骗,还不切实际购入赛鸽全砸手里。

事后不以为然,赔本卖车填补亏空。

彪子日子过得不怎么样,但彪子觉得,日子怎么着都能过。

其实他年轻时也是厂里少有的大学生,却为爱也为面儿冲冠一怒。

打了给自己戴绿帽的厂长,烈性葬送了前程。

他接受丽茹无法生育,也知道她不爱自己,但仍执意做了一场梦。

图片

彪子缺点无数,却又有几个优点顶着。

有时候惹人烦,有时候又觉得他挺乐呵,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儿不往心里搁。

所以当彪子的车冲向河底,许多观众感到诧异、震撼。

一个喜剧人物的悲剧性结尾,观感有如猝不及防挨了一闷棍。

而这样的处理手法,很大程度上师承《马大帅》。

范德彪一角,初期十分滑稽荒诞。

他干啥啥不成,却又酷爱面子。

坐三轮车都得拗出教父范儿。

无论男女老少,都让人尊称自己一声彪哥。

图片

一个保安队长,却被人一脚ko。

没本事又爱装,回回自己吃瘪。

总爱臆想不存在的感情,擅自恋爱又擅自受伤。

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没钱硬要装大款。

他虚荣,爱做痴梦。

后期错估风险做项目,让村民集资的六万块,被人尽数卷走。

这样一个角色,凭啥成为东北文化中的一个精神符号?

原因无非是,生活是出悲剧,但德彪从不绝望

他一个人从马家堡进城打工,起先只是做厨子。

因为举刀战流氓一战成名,得吴总赏识进入维多利亚。

他装,但苦的是自己。

帮家里人办事,从不含糊。

他没本事,却有人情味。

有错,就弥补。

也苦,但不敢说。

一味的撑面子,是因为自卑。

自卑又跟自尊连着,让他即便被生活逼到死角也要撑住一口气。

他独自一人追债,苦乐自咽。

好不容易找到骗钱的仇人,第一次打了胜仗。

又见对方可怜,掏钱管酒管饭。

说着狠话,却抹不去善良的底色。

第一部结尾,德彪误诊,以为自己患了重病时日无多。

明知桂英对自己有意,也不愿耽误对方。

图片

范德彪的每一个身份,也都意味着他在生活上的又一次尝试。

东北堂吉诃德,总能从头再来。

观众对彪哥的戏谑里藏着不言自明的偏爱。

所以,正如同堂吉诃德梦醒后的死去让人五味杂陈。

第三部中彪哥的人生谢幕词,也让观众被一个喜剧人物刀得体无完肤。

这也是为何坊间流传着一句话:

「人人嘲笑范德彪,人人都是范德彪」

恰如同范伟接受采访时所说。

一个角色的成功,是「戏搭好了」的共赢结果。

图片

彪子之外,《漫长的季节》为人所称道的,便是剧集描摹出的时代故事带来的后劲儿

剧集用一桩碎尸案串联起三个时空。

前后二十年,去解开一个执念。

二十年足够沧海桑田,东北重工业凋零,繁华城市衰败,人物命运随时代泥沙俱下。

只有灵魂被创伤割碎在人生沿途。

就像沈墨二十年后归来,神情里全无复仇的畅快,只有一心求死的决绝。

哑巴当年意气风发,死去时却被抹去了所有画面只剩一个通知。

图片

老年侦探团各自深陷时代疤痕带来的执念里,马队在一件案子里困囿半生。

王响时隔二十年终于找到了儿子的死因,漫长的秋天终于过去。

本该早早落下的雪,这才迟迟到来。

图片

这样轻盈的雪,如同剧中频繁出现的喜剧元素。

迷惑性地将观众一步步带入暴风眼。

真相让人惊觉,落在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此种大时代小人物的母题,也能在《马大帅》中找到痕迹。

《马大帅》的故事主线,讲述的是农民进城之后的城乡碰撞。

马大帅为了找回逃婚的女儿,前往城中投靠德彪。

一路上被偷、被骗、被抢,三进警察局。

钱包被偷,用捡的假钱吃饭被扣。

旁边人说情,「农村人不懂事儿」。

所谓不懂事儿,其实是不懂城市的生存规则。

乡土中人离开土地,熟人社会瓦解,疏离让人变得弱势。

图片

后来,马大帅为了替玉芬看病,不得已到处做活挣钱。

前脚替人哭丧,中间演戏做心理辅导,还要当人肉沙袋。

在生活重拳之下,马大帅总是声音喑哑,鼻青脸肿,泪流满面。

在此过程中,他无意间治愈了前文化局长的退休抑郁。

又为经济富裕却孤苦伶仃的老者,温馨送别。

他一无所有,却成了上位者城市人的拯救者。

所有的城市隐则,都被回以土气的解构。

所有的惊心动魄,都被踏实地落地。

但也因为真实,有了与时俱进的「被禁」潜力。

图片

实际上,《马大帅》当年就因「故事内容不积极」,被央视拒播

而今,视频平台的版本,已经删减掉了许多针砭时弊的情节。

图片

无独有偶,网传《漫长的季节》也有多处关于映射时代洪流的内容删减。

恍惚间,竟也呼应了《马大帅》在当代的命运模样。

如今剧集早已完结多日,仍挡不住观众的探究热情。

可见《马大帅》的作品精髓二十年后依旧生命力旺盛。

在这样的故事里,创作者下笔有锋,却常带情。

才书写出一篇有笑有泪又饱含真实生活温度与力度的佳作。

《漫长的季节》大概同样窥得了构思中隐秘的角落。

被辛爽总结出了「不自溺不谄媚」的六字真言。

二十年过去,《马大帅》延展出的作品宇宙依旧能爆火。

或许可以借此想想,观众想看的,究竟是什么。

图片

全文完。


最新资讯